张弛音乐名师工作室

网站首页

工作室介绍

活动动态

课程改革

示范辐射

计划总结

申报资料

学习资料

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活动动态 >> 政策文件 >> 内容
淮安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作者:本站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1-12     点击:    

淮安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序  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培养人才、开发人力资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战略地位,实现教育现代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淮安具有决定性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全市教育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学前教育得到加强,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普及,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素质教育成果显著,师资素质明显提高,维护教育公平迈出重要步伐,教育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总体而言,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初步形成,基本实现由人口大市向人力资源大市的转变。回顾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得出推动教育科学发展的几条重要经验:一是必须紧紧依靠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坚守尊重人才、重视科技和支持教育的良好传统;二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三是必须坚持改革创新,采取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四是必须坚持走具有时代特征、淮安特色的教育发展之路。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知识竞争和创新驱动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特征。党和国家审时度势,确立了“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省委省政府要求加快建设教育强省、实现教育现代化,不断增创人才和智力支撑新优势。近年来,淮安主动融入长三角和沿海开发等国家发展战略,努力建设辐射周边2000万人口的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工业化、城市化、外向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经济的腾飞、新兴产业的崛起、文化的积淀等都为未来淮安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保障和环境基础,也对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应该看到,尽管近年来淮安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诸多困难、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还未得到完全落实;教育观念、体制、机制等还不能很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教育发展水平不均衡,维护教育公平任重道远;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时代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还存在一定差距;教师队伍综合素质还需提升。这些问题都必须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

淮安教育站在新的起点上,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把满足人民群众愿望与遵循教育规律相结合,把立足市情与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理念、经验相结合,把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抢抓机遇,振奋精神,开拓创新,努力完成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市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继往开来,为中华之复兴、淮安之振兴而育才!

第一章 总体战略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大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为主线,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为主题,遵循教育规律,适应社会需求,着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实践型人才,不断推进全市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的跨越,为淮安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在苏北率先实现现代化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工作方针

优先发展。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充分履行政府的公共职能,切实做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建设优先满足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精力、更大的投入,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

育人为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个性发展,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促进公平。确立政府促进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发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薄弱学校倾斜,重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缩小区域、城乡、校际教育发展差距,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加强早期教育,切实办好特殊教育,建立健全教育资助体系,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受教育权利。

改革创新。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投入机制、办学机制和教育教学、招生考试、教育评价等制度的改革,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广泛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

提高质量。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注重教育内涵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

服务社会。紧紧围绕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需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水平,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推进教育与科技、经济紧密结合,增强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文化引领能力,着力提升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战略目标

适应淮安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要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到2015年,主要指标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初步建成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市;到2020年,建成制度健全、体系完备、布局合理、装备先进、师资一流,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管理理念,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统一,地方特色鲜明的区域教育发展新格局。教育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全省先进,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市。

——普及的教育:国民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学前三年教育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6%以上,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0%。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省平均水平,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5年以上,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60%以上,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完备。

——公平的教育: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位百姓。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大幅提升,义务教育、学前教育的区域、城乡、校()际办学水平差距基本消除。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有效满足群众多样化教育需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疾少年儿童、农村留守少年儿童等受教育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优质的教育:办学水平不断提升。达到省优秀标准的各类学校达80%以上,基本满足群众需求。建成一批国内一流普通高中和职业院校,创办淮安综合性大学。各级各类学校基础设施、教育技术装备得到极大改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明显增强,国家教育信息化标准达标率90%以上。学校办学思想、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方式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显著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增强,形成有较强影响力的淮安名师名校长群体。

——创新的教育:教育体制机制更具活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据教育发展规律,建立现代教育新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打造教育公平新平台,创建规范管理新机制。形成政府依法管理、学校自主办学、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和民办共同发展的格局。

——服务的教育: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各级各类教育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与人口总量结构变化相协调,服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结构与淮安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相适应,有效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大幅提升。


()战略主题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淮安人是淮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

坚持德育为先。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传承周恩来精神,建立独具淮安特色的德育模式,培育学生热爱淮安、建设淮安的情感,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夯实学校教育主渠道,构建大、中、小学相互衔接的德育课程体系,把德育渗透到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的各个环节。创新德育工作实现形式,拓展社会教育平台,完善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健全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坚持能力为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知识能力的要求,优化知识结构,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动脑动手,学会做人做事,学会生存生活。建立更加灵活开放的学习制度平台、资源丰富的实践育人平台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健全学生成才就业指导服务机制,丰富学生社会实践,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坚持全面发展。加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机制,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提升学校美育工作水平,提高学生良好的审美素养。加强科技教育,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加强劳动教育,重视安全教育、生存教育和国防教育等综合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形成高尚品行、健全人格、坚强意志。加强校外教育资源建设与利用。

坚持面向全体。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每一个学生的成功奠定良好基础。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坚持平等对待学生,民主管理班级,发挥学生主动发展、自我教育的积极性。

第二章 发展任务

()优质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切实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任务,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学前教育管理和服务体系。各级政府要在统筹规划、政策引导、投入保障、日常监管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县级政府统筹管理城乡各类学前教育机构,落实学前教育经费,乡镇、街道负责建设并办好区域公办幼儿园。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扶持发展民办幼儿园。科学布局城乡幼儿园,保证满足幼儿就近入园需要。加快优质幼儿园创建步伐,新增幼儿园以公办为主,并且均要达到省优质园标准。着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增加农村学前教育资源,不断提高农村幼儿入园率。到2012年,全市每个乡镇至少办好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并达到省优质园标准,村级幼儿园都要建成省合格幼儿园;到2015年,全市60%以上幼儿园达省优质园标准,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到2020年,省优质园比例达90%以上。严格执行幼儿教师准入制度,拓宽幼儿教师培训、培养渠道,改善和提升幼儿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普及科学保教方法,加强对各类幼儿园保教质量的监管,加强对幼儿健康水平的监测和评估,密切幼儿园与家庭的保教合作,提供多样化的学前教育指导与服务,不断提升保教质量。

积极发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不断提高婴幼儿教育覆盖率。规范早教机构办学行为,构建0-6岁学前教育一体化模式。

()优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

加快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在投入、设施、师资、管理和质量等方面优质均衡。根据学龄人口变化、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规划,优化调整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加大学校标准化建设力度,重点扶持农村中小学及城区相对薄弱学校。到2015年,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均达到省合格学校标准,其中现代化学校的比例达50%,绝大部分县(区)达到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标准。到2020年,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比例达90%,各县(区)全部达到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标准。坚持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制度,每个适龄儿童按时入学并完成学业,消除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现象,确保义务教育全覆盖。切实规范办学行为,严禁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择校生比例控制在省定范围内。控制办学规模和班额,实行校内均衡编班和标准班额办学。完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制度,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保障每一个随迁子女、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接受免费义务教育。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少年儿童关爱体系。

()优质特色发展普通高中教育

着力推进普通高中的内涵发展和特色建设,坚持走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国际化的发展道路。更新人才质量观念,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鼓励普通高中开设职业教育课程,发展学生职业技术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相衔接、国内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相接轨的开放式培养体系,促进全市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实施“特色高中与高等学校联合育人计划”。鼓励和扶持我市优质普通高中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合作,为学生提供独特的学习、研究与发展机会,使之成为在国内乃至国际有影响的精英人才培养基地。到2015年,全市普通高中全部达到省优质高中办学标准,力争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学校文化和办学特色,创建一批全省、全国一流高中。到2020年,实现普通高中独立设置、办学规模适度,班额控制在省定标准以内,建成丰富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和学科基地,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全面发展提供多样化选择。

()优化发展职业教育

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建立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确立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培养在提升本地区竞争力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加大对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的宣传表彰力度,营造尊重劳动、重视技能、重视高技能人才的社会风尚。

增强职业教育发展能力。稳定招生规模,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规模大体相当。组建多形式的职业教育集团,推进省示范性高职园区建设,推进经科教联动,实现职业教育集约发展、区域共同发展。加强骨干学校建设,到2020年,所有公办职业学校全部达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标准,建成10所以上特色鲜明、国内有影响的省级以上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院),2所国家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加强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不断提高专业结构与淮安“九大产业”及地方特色农业吻合程度。到2020年,建成50个左右省、市级示范专业,建成一批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推进课程改革,强化精品课程建设,形成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创新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培训体系,着力培养“双师型”教师;完善兼职教师制度,吸引高技能人才从事实践教学。重视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加强涉农专业建设,提高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能力。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改革教学方法,创新管理机制,着力培养“有技能、肯吃苦、会创新”的高素质劳动者。以职业素养为首,加强诚信敬业教育。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全面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以职业拓展为基础,校校建成学生创业基地,引领、鼓励学生投身创业实践,培养创业创新创优人才。

()重视发展特殊教育

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在高水平、高质量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和残疾青少年高中阶段教育。市特殊教育学校要整合教育资源,举办多种形式高中教育。各县(区)特殊教育学校都要举办幼儿班,以满足残疾儿童、少年入学需求。加快优质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依法保障特殊教育建设经费和公用经费,加强基础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确保所有特殊教育学校均达到教育现代化办学标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更新教育观念,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到2015年,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15年免费教育,其中高中阶段教育全免费比例达50%以上,到2020年全面普及免费特殊教育。

()创优发展高等教育

把握高等教育发展重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宗旨,以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和教学能力为关键,以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重点,实现高等教育工作重心从外延发展向内涵建设、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

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等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提高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结构调整需要,逐步建立高等学校主动调整专业结构的引导机制,创立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

深化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注重通识教育,促进文理交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选择,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加大教学投入,建设一批特色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优质教学资源中心。建立灵活的学习制度,全面推行学分制,实现校际资源共享。大力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加强实践教学以及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

提升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水平。聚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按照“扶需、扶特、扶强”原则,积极与科研院所、企业合作,共享科技教育资源。加强高校重点科研创新基地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积极建设一批省级重点学科和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打造多个符合申请硕士点条件的一级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进一步加强省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基地的建设,加强科研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以学科骨干和创新团队为核心、以重大项目为依托,不断提升高等学校科技、文化创新能力。

(十一)加快发展终身教育

大力开展面向城乡、覆盖全体市民的终身教育活动。到2020年,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政府成立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加强统筹协调、政策制定和宏观管理。执行省定《终身教育促进制度》,明确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行业、企事业单位、教育机构和学习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形成政府主导、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机制。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推行市民终身学习卡制度,促进不同教育资源之间的相互合作,提供广覆盖、多类型、多层次、开放便捷的教育与培训,满足城乡居民差别化教育需求。

大力发展社区教育。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大力推进数字化终身学习平台建设,形成社区大学、社区学院、乡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市(村)民学校四级学习网络。到2015年,创建1所社区大学、7所社区教育学院,建成30个省级乡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建成8个省级以上社区教育示范区、实验区;到2020年,城乡社区教育学院(教育中心)覆盖率达到100%,建成30个省级社区教育示范乡镇(街道),建成3个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

建设学习型组织。制定学习型组织创建标准,建立健全运行机制。积极开展学习型领导班子、基层党组织、机关、企业、社区、家庭建设。建立覆盖全社会、开放式的全民学习教育网络。倡导全民阅读,推动全民学习,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十二)整体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坚持把教师的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笃学、自尊自律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增强教师责任感、使命感、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引领教师成为教育事业的践行者、教育改革的推动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建立和完善师德考评机制,把师德作为教师聘用、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全面推进教师培训。以提高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为核心,构建分层分类的教师继续教育体系。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每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重视班主任和辅导员培训,重点加强对校(园)长和各级教育管理者的培训,实行对农村和薄弱学校教师培训的倾斜政策。整合各类资源,建成市级教师培训中心。创新培训形式,着力提升市级培训的效益。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建立教师团队发展共同体。加强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形成教师资格和职业资格并举的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严格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把好教师队伍的入口关。完善教师补充更新机制,每年引进一批优秀教育人才。制定优惠政策,采取有力措施,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到农村从教。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师资均衡配置,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教师区域内定期交流制度。建立健全教师绩效考核制度,深入推进以绩效考核为核心的劳动分配制度改革,形成新型人才评价、选拔、使用和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学校用人制度,强化岗位管理,做到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实施校长任职资格制度,促进校长的专业化发展。


(十三)全面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

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全覆盖。到2020年,农村定点完小学校信息技术装备达到江苏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装备的二类要求,乡镇学校班班可用移动式多媒体教学设备,城区学校班班配备固定式多媒体教学设备,“数字化校园”学校班班配备电子白板,建成完备的淮安市教育专网。

教育信息资源服务全覆盖。建设并完善淮安教育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教育信息资源开发。充实和丰富优质教育教学信息化资源,实现与学科(专业)教学同步,与教师教学配套。开发学生网上学习资源,建好具有地方特色的、适应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同步助学系统”网络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到2020年,建成门类齐全、内容丰富的学科课程资源和学习资源库,为各级各类教育服务。

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全覆盖。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广泛开展教师远程教育培训和网络教研活动,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有效整合。创造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协作学习的信息化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信息技术应用活动,全面提高学生信息化素养。建设学习型社区示范工程,加快全民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加强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建设,促进各类学习者标准化、规范化地完成学习任务。

(十四)增强教育服务发展能力

基础教育要着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

职业教育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着眼地方主导产业,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围绕市场需求,设置职业技能人才紧缺专业或方向;积极开展南北合作、东西部合作办学,增加淮安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供给总量。加强政策引导,广泛开展“热爱家乡、服务家乡、建设家乡”的主题教育活动,鼓励和支持职业学校学生留在淮安本地就业创业,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本地就业率。积极拓展职业教育服务功能,面向“两后”(初、高中毕业后)毕业生、退役士兵、返乡农民、在岗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充分发挥职业技术学院的特色专业群优势,与行业、企业共建产学研用基地和开放技术服务平台,培养更多、更好的高技术、高技能人才。

本科高校要优化学科专业、层次结构,形成更加鲜明的特色,全面提升社会服务整体水平,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针对全省特别是淮安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主动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成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的智囊团与思想库。要加快科研创新基地与创新平台建设,切实增强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主动融入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共建政产学研合作基地,提升地方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力推进校企联盟行动计划,支持企业与高校共建实验室、研发中心等平台;鼓励高校教师主动到企事业单位寻求合作,转化科技成果或开展联合攻关;选聘一批科技企业家及社会精英担任高校兼职教授。推动大学科技园及各种研发平台建设,支持高校科技人员创办科技型企业。

第三章 重点工程

(十五)中心城市教育配套建设工程

紧扣省委省政府“把淮安建成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围绕“东扩南连、三城融合、五区联动”的城市发展思路,统筹、优化、协调发展城区教育,着力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功能。策应淮安城市化进程,统筹建设中心城区中小学校、幼儿园。

建设市实验小学新城分校、淮安小学、工业园区九年一贯制学校、白鹭湖九年一贯制学校,和淮阴中学新城分校和楚州中学新校区,增加中心城区优质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建设1-2所国际学校,满足日益增长的外籍人士子女受教育需求。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加速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健全和完善城乡教师、教干交流轮岗制度,全面提升中心城区办学质量。

落实技能型人才培养在提升本地区竞争力中的基础性、战略性、突出性地位。着力打造“强校、名师、优生”的淮安职教品牌。建设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清浦和楚州职教中心新校区,提升中心城区职业教育整体办学水平。紧扣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承接长三角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主动调整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建设一批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充分发挥职业院校省内外影响力,搭建跨区域产学研用合作平台,深入开展教育合作、校企合作,以鲜明的办学特色和过硬的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加快推进高等院校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高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供给能力。面向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各行业、各领域中的重大技术问题,搭建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与人才优势,积极开展教育、科技、人文社科等方面的合作,帮助企事业单位解决实际问题,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智力保障和科技支撑。

高水平、高质量建设淮安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暨科技馆,培养青少年探索兴趣、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定期举办中国·淮安“一品梅”教育发展论坛和职业教育区域合作发展(淮安)论坛,不断提升淮安教育的影响力。

(十六)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工程

确立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的重要地位,把促进公平、提升质量作为推进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的核心要务。各县(区)政府根据省、市有关要求,制定本区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实施意见,明确创建目标、工作内容和序时进度。学生受教育机会均等。按照省定标准班额办学,小班化教学比例不断扩大;每所公办学校择校生比例控制在省定范围内,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率、残疾儿童入学率均达98%以上。教育质量不断提升。高水平实施课程方案,建立教育质量监测与保障体系,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明显优化。每所学校生师比、教师学历均达到省定标准;教师队伍数量、质量满足课程教学和标准班额办学需要;教师绩效工资和培训经费按省定标准落实到位。教育管理更加科学。政府对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评估考核体系科学合理,现代学校制度基本建立。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办学经费纳入政府财政保障范围,公用经费实行统一标准,助学体系健全,学校布局合理,办学环境安全、稳定,生均教学设备值大致相当,共享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到2015年,绝大部分县(区)基本达到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标准。2020年前,各县(区)全部达到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标准。

(十七)名师名校长培育工程

建立人才梯次分明,骨干力量凸显,引领、辐射作用强的名师名校长培养体系,努力培养造就一批教育家、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

加强名校长培养。完善中小学校长培训组织管理体系,每年定期举办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和高级研修班。着重加强校长专业养成教育和专业训练,构建以教育管理为核心的通才型知识结构,不断提升校长把握全局、依法治校、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建立名校长工作室,引导其借鉴国际国内教育发展优秀成果,在办学思想、办学体制、教育模式、学校管理等方面大胆探索,努力形成独特的办学特色。到2020年,形成社会广泛认可、成绩卓著的淮安名校长群体。

加强名师培养。着力构建“省级以上、市、县(区)和校”四级名师培养体系,为骨干教师向更高层次发展、年轻教师快速成长搭建平台。深入实施“‘百千万’名师培养工程”,着力培养100名以上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正高级讲师和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1000名以上学科专业带头人和10000名以上骨干教师,促进创新型、专家型教师成长,形成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淮安教育专家群体。建立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的引领、辐射作用,提升全市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十八)学校特色发展推进工程

按照“点面结合,系统推进,分类指导,分期评估”的推进策略,到2015年,全市50%以上的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建成特色学校,到2020年,所有县(区)建成“教育特色发展示范县(区)”,努力把学校特色发展打造成引领淮安素质教育的核心工程、品牌工程。

构建学校特色发展机制。建立组织机制,形成“行政主导、教研主抓、学校主体”的学校特色发展管理体系和服务平台;建立评价机制,制定实施《淮安市学校特色发展评价办法》;建立宣传机制,定期举办学校特色发展论坛、展示会、汇报会等活动,与主流媒体建立协作关系,树立典型,展示成果,对外交流。

明确学校特色发展实施路径。给予学校在办学模式、育人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更多的自主权,允许并鼓励地方和学校创新办学理念,大胆探索实践,积极开展特色办学改革实验。以课题带动,深入开展特色发展科研活动,探索区域推进的整体策略及学校个体推进的微观实践。以文化引领,广泛开展地方文化视域中的学校文化建设活动,推动学校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双向互动、共同发展。以课程为核心,深入实施课程改革,鼓励学校结合自身特点,开发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的校本课程,开设各种选修课程,建立推进学19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特色教学模式。以项目为抓手,按照“一校一品”或者“一校多品”的要求,发展学校特色项目,培养一批体育、艺术与科技特长生。积极支持学校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主动探索发现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

(十九)区域教育国际化拓展工程

实施教育对外交流合作计划。积极主办或承办教育国际合作论坛、国际教育学术交流会议,广泛搭建对外交流合作的平台,形成对外交流合作长效机制。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建立境外友好学校,到2020年,部分优质学校要有适合自身特点和优势的国际合作交流项目,全市有条件的初中、小学(幼儿园),三星级以上普通高中都要有境外友好学校。

实施中外合作办学计划。探索多种形式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办好一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合作学校。优先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的中外合作办学,全市所有高等院校、优质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都拥有一个以上合作办学伙伴。

实施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不断拓宽中小学教师和管理者出国培训的渠道,扩大培训规模,提升干部教师的能力和水平。积极引进国际优质课程和职业资格考试,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并能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鼓励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和示范高中招收留学生,开拓国际教育服务市场,增强淮安教育国际影响力。

(二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深化工程

高技能人才短缺,结构不合理,已成为制约淮安经济社会持续发展、阻碍产业转型升级的“瓶颈”。开展校企合作,是新形势下加快技能型人才规模培养,建设人力资源强市、保障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程度,决定了职业教育能否真正承担起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生产者和服务一线的技能型人才的教育使命。

推进校企合作深度发展。成立由政府、行业、企业和院校共同参与的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加强政府统筹,激发行业、企业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技能人才培养体制和机制,明确校企双方的权利义务,积极探索建立合作内容全方位、合作环节全过程、合作形式多样化、合作层次高水平的长效合作机制。支持行业、企业开展人才需求预测,参与职业教育规划、人才培养规格的制定。支持行业、企业依托职业院校进行职工培训。支持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建教学、生产、经营合一的开放式、示范性实训基地和创新工作室。支持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教师到企业锻炼,鼓励企业管理人员参与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指导。支持企业委托职业院校实行订单式培养人才。

开展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创建活动。支持有条件的县(区)先行试点,着重围绕职业教育深化校企合作进行改革创新,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系和保障机制。到2015年,创成2-3个省级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创成7-8个省级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创新试点学校。

(二十一)综合性大学创建工程

抓住《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实施“苏中、苏北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以及建立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机遇,实施淮安综合性大学创建工程,把创建淮安综合性大学作为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增强淮安城市辐射功能的重要战略举措。由政府牵头,有关部门和高等院校参加,成立筹建组织,积极开展工作,努力促成省委省政府批准立项筹建淮安综合性大学,并向教育部提交设置申请。推进淮安高校改革发展,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品位。整合地方高等教育资源,充分利用淮安高校学科及专业设置互补性优势,努力实现资源整合效益最大化,缩小与综合性大学设置标准的差距,提高创建竞争力,缩短创建周期,加快建设步伐,力求早日建成淮安综合性大学。

(二十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工程

基础教育。建立适应学前教育特点的科学合理的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加强质量监管,健全教研制度。加大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课程改革力度,推行分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按照基础教育质量标准,积极开展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快乐学习、健康学习,指导家长形成科学的教育理念。健全教育行政干部、教科研人员和校长听课、评课制度,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督查与指导。

职业教育。成立“淮安市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加强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的宏观指导。以职业标准为依据,以能力为本位,制定职业学校人才质量标准。加大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力度,创新课程模式、结构和内容,加强课程评价和管理。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健全教学督导、学生评教、教师听课、教师评教、评学等制度。改革评价方式和考试方法,构建与企业人才评价体系对接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

高等教育。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完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健全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以有利于教师成长、学生成才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为目标,优化教学管理流程,强化过程管理;完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构建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共同参与、全程监控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与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完善教学管理考核评价制度,建立教学状态数据库,提高教学质量监控的反馈力度,建立与评估结果相配套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新专业评估长效机制,促进教学评估与检查的系统化、科学化、制度化。

第四章 保障措施

(二十三)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教育事业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切实履行推进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职责。建立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责任体系,落实教育发展问责制度,将教育发展情况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主要领导政绩考核范围,作为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加强教育宏观决策和发展战略研究,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市、县(区)成立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部署、指导实施教育改革工作。建立健全党委、政府定期专题研究教育工作的制度和党政22领导班子成员定点联系学校的制度,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各级政府要定期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常务委员会汇报教育工作,充分听取政协及民主党派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教育、组织、宣传、发改、财政、编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规划等部门各自职能,制定和完善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切实发挥主体作用,确保教育改革发展的任务落到实处。

(二十四)深化教育改革

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按照“政府统筹、分级负责、分类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以县为主,县乡(镇、街道)共管”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省级统筹、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市县为主、政府统筹、行业参与、社会支持”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建立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标准,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维护教育公平和教育秩序。改进政府宏观调控方式,更多地运用法规、政策、标准、公共财政等手段引导和支持教育发展,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教育行政决策制度,规范决策程序,建立教育发展咨询委员会。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引导社区、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及其它中介机构在教育决策咨询、高等学校专业建设、职业学校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所有学前教育机构均由所在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划、统一准入、统一监管。推行公办学校联合办学、委托管理、组建教育集团等办学模式,实现基础教育公办学校多种形式办学。完善职业教育“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公办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方式,健全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制度,推进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化办学,探索行业企业主动支持、深度参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模式与途径。坚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健全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依法保障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平等的法律地位,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兴办教育。对优质民办教育资源,要积极探索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等新机制新模式。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管理和监督。

健全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大力推进中小学管理制度改革,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管理体系。实行普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负责制,完善学校法人治理结构。依法制定学校章程,实行校务委员会等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建立健全教代会等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体制机制,不断提升学校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水平。推行教职工岗位聘任制,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

(二十五)增加教育投入

提高教育经费投入水平。依法加大政府对教育经费的投入,落实政府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把教育支出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年初预算以及预算执行中超收入分配都要体现法定增长的要求。确保财政教育拨款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确保全市财政教育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高于省核定比例,确保全社会教育投入增长比例高于GDP增长比例。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和教育地方附加费、地方教育基金和职业教育统筹费,并按规定足额用于基本建设和设备添置。确保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和教师工资按法定增长。

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各级政府土地出让收入要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教育设施建设。建立新建住宅小区同时配套建设中小学和幼儿园的规范机制。住宅区开发单位单独建设或出资共建的配套幼儿园,作为教育事业政策性投资,要按属地管理的原则移交当地政府举办幼儿园,不得擅自改变其性质和用途;对已改变性质和用途的,由当地政府限期收回。足额征收教育专项税费,提高企业职工培训费的提取比例。引导企业和社会组织的人才发展资金投入教育事业,支持企业、个人在学校设立人才基金,建立教育基金会,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企业、个人捐助投入教育事业。完善教育捐赠的激励政策,落实捐赠教育支出在所得税前扣除的规定。完善教育培养成本测定办法,合理制定收费政策和收费标准。按条件减免学校建设规费。

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义务教育经费全面纳入各级财政保障范围,实行预算单列。学前教育实行政府投入、社会举办者投入、家庭合理分担的投入机制。普通高中实行以政府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投入机制,逐步提高财政投入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实行政府、行业和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等多渠道投入的机制。高等教育实行以举办者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学校设立基金会接受社会捐赠等筹措经费的机制。终身教育实行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的社会保障机制。增强教育经费统筹力度,经费分配向相对落后区域和薄弱学校倾斜。健全各类教育资助体系,落实各项资助政策。加大教育重点项目建设投入,加快校舍安全工程规划实施。完善教育经费预算管理制度,提高预算执行力度,逐步提高各类教育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财政拨款基本标准,建立教育经费稳定增长机制。

加强教育经费监管。将依法保障和增加教育经费投入作为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教育经费增长未达法定要求的,要限期补足。严禁挪用、截留、挤占、平调教育经费。健全教育经费审计、监察制度,建立教育投入年度公告制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规范学校收费管理办法,建立财政、教育以及学校全方位科学规范的教育经费管理制度。坚持勤俭办学。

(二十六)强化科研兴教

建设多学科、跨领域、综合化的区域教育科研新格局。健全教育科研管理体机制,系统布局教育行政、科研管理部门和学校科研,逐步构建起师资完善、运转灵活、内涵发展的教育科研体系。加大教育科研资助力度,打造“教学新时空”网络平台,推广优秀教育科研成果。

形成面向实践的行动研究,建好教育科研示范实验基地。建立健全“以课题为抓手、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以学校为阵地”的教育科研工作模式。主持研究20项以上国家、省级重点教育科研课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改革创新、校本研究、教学微型课题等研究,力争取得有较高学术水平、较大推广价值的教育科研成果。进一步普及教育科研理论知识,提高教师教育科研素养和能力,逐步建立起以骨干教师为主体的教育科研队伍,形成每个学科专业都有一定数量的教改科研骨干和具有较强示范、辐射、带动作用的教改科研基地。建成一批“教育科研制度健全、队伍管理保障有力、校本研究整体推进、课程改革成效明显、高效课堂有效建构、科研水平高位发展、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的教育科研示范实验基地。加强校际教育科研共同体建设,推动各级各类校际间交流与合作。

(二十七)推进依法治教

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各级政府要依法履行教育职责,落实教育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大教育行政执法力度,依法维护学生、教师、学校及广大学生家长的权益;推动教育政务公开,完善教育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公众对教育改革发展信息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强化行政程序规范,努力形成政府依法行政、社会依法参与、学校依法办学的良好局面。

大力推进依法治校。进一步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推进学校依法办学、自主发展、自我约束,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和直接干预。学校要完善符合法律规范、体现自身特色的章程和制度,尊重教师权益,加强教师管理,保障学生的受教育权;积极开展普法教育,切实提高师生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多渠道推进校务公开,及时吸纳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加强各级督导机构和督学队伍的建设;构建督政与督学并举,监督与指导并重,管理和监督分离的新型督导模式;加大对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政府教育经费投入等方面督导力度;探索社会参与教育发展水平和教育质量评估的有效途径;实行督导问责、公示制度。

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积极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加强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建立健全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强化安全教育、生命教育,提高学校预防灾害、应急避险和防范违法犯罪活动的能力。加强校园和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完善公安、教育、工商、文化、卫生等部门的联合执法机制。加强教育信访工作,妥善化解各种矛盾和纠纷。

(二十八)加强党的建设

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教育师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针对社会普遍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教育政策宣传活动,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说服力和影响力。

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学校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党的建设与教育教学工作两手抓。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加大学校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干部交流力度,大胆选拔使用德才兼备、有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强化学校领导干部培养培训工作。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创建学习型、创新型党组织。做好党员发展工作。重视学校工会、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工作。加强民办学校党组织建设。

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强化党内民主监督,全面推行党务、校务公开,健全教育、监督、惩治相结合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建立健全党内事务听证咨询、党员定期评议学校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等制度。

实  施

本纲要是未来10年淮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贯彻实施本纲要,是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职责。

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围绕本纲要确定的总体战略、发展任务、重点工程等,提出本地区实施的具体方案和措施,明确责任分工,分阶段、分步骤组织实施。抓紧研究出台切实可行的配套政策。各级党委政府要对纲要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和跟踪检查,及时向社会公布纲要实施情况,主动接受同级人大、政协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市委市政府将把纲要实施情况列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规划纲要的组织协调与实施,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发改、财政、编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规划等部门要积极配合,密切协作,共同抓好贯彻落实。

本纲要将根据淮安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按照规定程序适时进行补充修改。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