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弛音乐名师工作室

网站首页

工作室介绍

活动动态

课程改革

示范辐射

计划总结

申报资料

学习资料

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习资料 >> 内容
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上)
作者:本站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1-11     点击:    

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上)

——2022年深圳市中职学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专项培训

张  弛

各位老师,你们好!

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于2021年在北京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技并修、德艺双馨的职业技术人才。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课程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它包含2个基础模块:音乐鉴赏与实践、美术鉴赏与实践。

接下来,我将立足新课标,全面剖析新教材,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艺术《音乐鉴赏与实践》为例,以《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为题,分:

1.围绕立德树人,培育学科核心素养;

2.掌握必备知识,形成艺术感知能力;

3.结合艺术情境,提高审美判断能力;

4.参与艺术实践,提升创意表达能力;

5.坚定文化自信,增进文化理解能力。

五个方面与各位同行进行交流探讨。

一、围绕立德树人,培育学科核心素养

2013年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8年后,又于2020年正式颁布了《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课程标准》。

(一)新课标的突破点

2013年旧“大纲”与2020年新“课标”对比,其重大变化在于:

1.课程名称

课程名称由《公共艺术》课程变成《艺术》课程。

2.基础模块名称

基础模块由《音乐》《美术》变成了《音乐鉴赏与实践》《美术鉴赏与实践》,意在突出教学实践,由艺术鉴赏提升到艺术审美活动。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彰显职业教育特色。

3.课程目标名称

原来的“课程教学目标”变成了“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围绕立德树人,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应达到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了课程的育人价值。所以,如何理解和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艺术课程教学的首要任务,重中之重。

可以这么说:如今的教师教学大赛,不论是市赛、省赛,还是国赛,如果不关注学科核心素养,我们的教学设计如果不贯穿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一定很难取得理想的成绩!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理解三个概念,分别是:学科核心素养、艺术学科的核心素养、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

(二)理解学科核心素养

1.学科核心素养

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德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学生的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它是学生面对未来世界发展和自身发展的挑战,如何把核心素养落实到教学中去,这是当前教学改革的最重要的核心任务。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与实践,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艺术学科核心素养

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课程目标为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学生通过艺术鉴赏与实践等活动,发展艺术感知、审美判断、创意表达和文化理解等艺术核心素养。

《艺术课程标准》对艺术学科的核心素养4个概念分别进行了详细的解释。接着,提出的4条课程目标任务,分别与4个核心素养相对应:

第1条,对应艺术感知:通过课程学习,参与艺术实践活动,掌握必备的艺术知识和表现技能。运用观赏、体验、联系、比较、讨论等方法,感受艺术作品的形象及情感表现,识别不同艺术的表现特征和风格特点,体会不同地域、不同时代艺术的风采。

那么,艺术感知,我们要“感知”什么?感知艺术的基础知识、感知艺术的语言、感知艺术形象,感知艺术表现力,在生活和职业情境中感受和领会艺术。

我们如何感知?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观赏、体验、联想、想象、联系、比较、讨论……等等一系列实践活动。

第2条,对应审美判断:结合艺术情境,依据艺术原理和其他知识对艺术作品和现实中的审美对象进行描述、分析、解释和判断,丰富审美经验,增强审美理解,提高审美判断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审美对象:艺术作品和现实中的表演、演出。

审美方式:评价和判断。“描述、分析、解释和判断”。

科学、正确的审美来自于学习和实践。如何审美?如何判断?

一是要“结合艺术情境”。任何艺术创作和表演都是时代、环境以及艺术家个人的性格、修养和创作特征体现,结合艺术情境开展审美判断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加客观地分析、判断审美对象,有助于理解和体验艺术的思想情感。

二是要“依据艺术原理”,艺术原理的掌握来自于艺术感知。

三是要依据“其他知识”。艺术是特殊的意识形态和独特的精神文化,具有丰富的历史和人文内涵,有机联系其他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艺术的理解,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别忘了,艺术课程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我们必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批判封建迷信,防止宗教渗透,反对暴力等内容。

第3条,对应创意表达:“根据一个主题或一项任务,运用特定媒介、材料和艺术表现手段或方法进行创意表达,尝试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美化生活,具有创新意识与表现能力。”

强调学生将艺术学习与职业发展相结合,在各种艺术应用实践中体现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在日常生活和职业情境中激发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和精神,形成创造性思维。鼓励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促进专业发展,突出职教特色。

第4条,对应文化理解: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和理解作品,认识文化与艺术的关系。了解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热爱中华优秀文化,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尊重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理解是从文化的角度审视艺术作品、艺术现象和艺术观念,理解不同文化语境中艺术的人文内涵。深入认识文化和艺术的相互影响与作用,培养学生认知和思辨能力。从五千年华夏文明辉煌灿烂的成果中,坚定文化自信。同时,理解和借鉴不同国家、地域的文化,增进文化认同。

3.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针对新课标,高等教育出版社在教育部指导下,于2021年组织编写了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国家规划教材、艺术课程基础模块《音乐鉴赏与实践》,我很荣幸作为第一编写人员参与了教材的编写。下面我将以该教材为例。

课标规定,艺术课程基础模块《音乐鉴赏与实践》共计为18学时。本模块教学由音乐鉴赏基础和内容、音乐实践活动等组成。分鉴赏概论、声乐曲、器乐曲、戏剧与影视音乐等四个内容板块,连“序篇”在内共12个单元。

单元

标题

曲例数

课时分配建议

内容板块

序篇

音乐鉴赏基础

5

1学时

鉴赏概论

第一单元

中国民歌

7

2学时

声乐曲

第二单元

外国民歌

3

1学时

第三单元

中国艺术歌曲

7

2学时

第四单元

外国艺术歌曲

5

1学时

第五单元

中国民族器乐

11

3学时

器乐曲

第六单元

外国器乐

9

2学时

第七单元

中国戏曲与曲艺

8

1学时

戏剧与影视音乐

第八单元

中国歌剧

4

1学时

第九单元

外国歌剧与音乐剧

4

1学时

第十单元

流行歌曲

4

1学时

声乐曲

第十一单元

舞蹈音乐

2

1学时

戏剧与影视音乐

 

1学时

(1)内容要求

艺术课程标准在《音乐鉴赏与实践》的基础模块“课程实施”中,对艺术课教学提出了6条“教学要求”,强调“艺术课程教学是落实课程目标,培养学生艺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首先提出要“准确理解艺术学科核心素养,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呈现了学习行为要求,即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明确了学生具体学习内容,和学完课程后应该达到的学习程度要求,是对学习内容和学习结果的具体化和标准化。其中:

1,主要对应艺术感知:了解音乐表现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认识音乐要素,把握音乐形象,感受音乐魅力,愉悦身心健康,培养音乐爱好。

我们知道,音乐艺术具有四个特性:

①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音乐是以具有一定特性的音响作为基本材料,通过有规律的变化组合,构成可以感受和把握的艺术形象。

②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音乐是在时间中展现,随着时间的一分一秒的向前推进,音乐在不断地展开直至结束。离开时间,音乐就不存在了。

③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人的听觉器官是感受音乐的重要条件。

④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是一种精神产品,它的作用是呼唤人的情感、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音乐从创作到表演、欣赏,都始终与情感有直接的关系,音乐是情感的载体。音乐巨人贝多芬说过:“音乐可以使人类的灵魂爆发出火花。”可见,音乐的表现力与作用都是不同凡响的。

音乐是用有组织的声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门艺术。音乐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通过人的听觉器官来感受,从而产生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

2,主要对应审美判断:掌握音乐鉴赏的基本方法,结合音乐情境,运用恰当的音乐语言对音乐作品、音乐现象及音乐活动进行描述、分析、解释和判断,理解音乐要素等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感悟音乐思想情感,体会音乐在社会与个人生活中的作用,认知音乐对社会精神文明发展和个人健康幸福的价值,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这里强调“情境”,强调鉴赏音乐必须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身心特点,创设音乐情境,想象音乐情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结合作曲家个人背景,音乐创作的环境、手段、方法,歌唱家、演奏家个人背景、表演场所,展开想象,体会音乐思想,把握音乐的内涵。

音乐不仅是作曲家一度创作就完成的,它还经历表演者和欣赏者的二度、三度创作。它既带有作曲家的主观情感色彩及赋予的特定内涵,也带有表演者和欣赏者的认知与情感。

“运用恰当的音乐语言对音乐作品、音乐现象及音乐活动进行描述、分析、解释和判断,理解音乐要素等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加关注音乐的本质特征,加深对音乐思想情感内涵的认识。抓住关键的音乐要素进行描述、分析、解释和判断。

3,既对应“艺术感知”,又对应“审美判断”和“文化理解”。 聆听欣赏中外经典作品,感受、比较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音乐的表现风格、审美特点和文化特征,认识社会和文化发展对音乐的影响,理解中国音乐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密切关系,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尊重世界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因课时少,考虑到非音乐专业学生基础,教材在编写过程中,经过了反复碰撞、争论、研讨,最终精选了具有代表性的69首(部)音乐名曲。努力做到涵盖中外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表现风格、审美特点和文化特征。这些经典作品是人类审美经验的结晶,是高尚的审美意识、情感、理想的物化形态,是现实美的提炼、概括和升华,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与文化价值,具有典范性、概括性、代表性、权威性等特性。

“聆听、感受、比较”是学生获得审美经验重要的过程与方法。也是分析、判断、理解的前提。感受、比较还有利于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作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4,主要对应创意表达:了解当代中国最普遍的音乐实践活动方式,依据个人特点,根据实际情境和不同目的开展有意义的音乐实践活动,丰富音乐实践经验,提高音乐实践能力。

当代我们最普遍的音乐实践活动方式包括:表演音乐活动、节日音乐活动、集会音乐活动、仪式音乐活动、娱情音乐活动、纪念音乐活动、舞蹈音乐活动、影视音乐活动等。

坚持学以致用,以生为本,“依据个人特点,根据实际情境和不同目的开展有意义的音乐实践活动”,满足服务学生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5,主要对应创意表达:结合鉴赏内容开展音乐实践,认识音乐与其他艺术、学科及所学专业的关联,积极探索音乐在社会生活、生产实践、专业学习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广泛应用,激发创新意识,促进专业学习。

结合鉴赏内容开展实践,既有助于增强认识理解,又有助于提高实践水平。将音乐学习与其他艺术、学科及所学专业关联起来,积极探索音乐在社会生活、生产实践、专业学习、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做到学以致用,同时强化学科核心素养运用,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对问题的能力,体现职教特点。

6,主要对应创意表达和文化理解:“参与校内外音乐实践活动,熟悉公共音乐活动礼仪,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获得开展音乐活动的资源,拓展音乐学习的时空。”

“熟悉公共音乐活动礼仪”,做一个文明有素养的人。将音乐学习和实践与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相结合,增进文化理解,有效提升创意表达能力。

(2)教学提示

新课标增加了“教学提示”,为如何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一些指导性建议或意见。“音乐鉴赏与实践”模块的教学提示有4条,分别对应艺术感知、审美判断、创意表达和文化理解4个学科核心素养。提示表述采用行为动词,指向“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指导教师如何教。

1,对应艺术感知:引导学生聆听符合身心发展特点,具有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的中外经典音乐作品,辨听音乐要素,体验音乐情绪,积累音乐经验,发展音乐感知能力。

教材69首作品,其中包含大型交响音乐等,18课时显然不够,教师要结合学生专业、年龄特点、知识结构等,进行再选、重选、精讲、泛讲音乐作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提示学生结合视频、图片和教师的讲解,“辨听音乐要素”。带领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开阔眼界,揭示音乐文化内涵、艺术价值。

2,对应审美判断:指导学生结合音乐情境,从创作目的、主题、形式、思想与情感等角度开展音乐鉴赏活动。鼓励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分享音乐审美经验,尊重并客观评价学生的音乐见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展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音乐是情感艺术,总是表达一定的情绪和感情,赏析音乐首先要进入音乐,从创作目的、主题、形式、思想与情感等角度开展音乐鉴赏活动,体会音乐的激昂、喜悦、深情、浪漫、甜蜜、舒缓、宁静、怀念、思念、寂寞、忧郁、伤感、悲伤,等等。

学生受个人以往经验和认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音乐鉴赏时必然会产生差异,合作探究、交流分享有助于学生形成全面的研判,有助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感的形成,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展批判性思维具有重大意义。

3,对应创意表达:创设与音乐表现内容和情感相适应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运用音乐表现技巧,通过音乐游戏、演唱、演奏等活动,表达创作意因、信息及主题,增强音乐实践创新能力和音乐活动组织能力。

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营造教学环境,带领学生“做中学,学中做”,结合学习、生活等,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注重“过程与方法”,在各种艺术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4,对应文化理解:通过比较中外经典音乐作品,引导学生从多元文化的角度理解世界音乐文化的多样性,认识中外音乐文化的共性与个性,体验中国音乐的独特魅力,坚定文化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不是要求我们“排外”,“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运用“比较法”强化文化理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胸怀包容,通过比较,感受其特点,发现其差异,开阔视野,增加理解。有比较、有鉴别、有理解,才能有自信。

音乐学科四个核心素养培育,归结起来可用“看、听、做、思”4个动词对应。

接下来的4个部分,我们将展开探讨一下如何培养4个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二、掌握必备知识,形成艺术感知能力

这一部分主要探讨第1个音乐学科核心素养“音乐艺术感知”的落实。

(一)音乐感知的过程

音乐用流动的声音和丰富的音响变化塑造艺术形象,表现或再现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人类的思想情感,揭示社会、历史和人生的真谛和内涵,这些艺术形象作用于我们的耳朵感觉器官,激发人的听觉,从而在人的大脑中形成反射或表象映象,转化成艺术作品所表现的主观形象或客观形象。要传达、表现这种情感和生命的形式就需要创作者有艺术感知的能力。

音乐感知的过程,是通过听觉器官传递给大脑,对音高、节奏、节拍、速度、强弱、音色、和声、织体等音乐要素产生印象和引起情绪反应的过程。音乐感知是学生音乐学习是基础。

(二)音乐感知的内容

提高音乐感知力,主要是达成“知识与技能”课程目标。要学会“看”,在“看”中理解、学习、接受、掌握。音乐感知的内容包括:

1.对音乐艺术听觉特性体验;

2.对音乐表现形式理解;

3.对音乐表现要素把握;

4.对音乐表现手段感悟;

5.对音乐语言、音乐形象感受和认知;

6.了解音乐的基础知识(包括基本乐理知识、音乐家生平简历、中外音乐简史等);

7.掌握一定音乐的基本技能(包括演唱、演奏、识谱、指挥划拍);

8.在生活和职业情境中感受和领会音乐;

9.学会聆听、联想、想象、分析、评价音乐。

(三)落实音乐感知

落实音乐感知,常常采用以下活动:

1.参与校内外音乐实践活动,熟悉公共音乐活动礼仪。如唱歌社团、乐器演奏社团;观看音乐会、文艺晚会,参与音乐沙龙、交流讲座等。

2.掌握必备的音乐知识和表现技能。认识音乐要素,把握音乐情绪;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获得音乐资源,拓展音乐学习的时空。

3.运用观赏、体验、联系、比较、讨论等方法,感受音乐作品形象及情感表现。

4.识别不同音乐的表现特征和风格特点,体会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音乐的风采。

(四)课例分析提炼

结合教材,高教社《音乐鉴赏与实践》各单元关于“音乐艺术感知”,可以梳理、提炼为:

单元

名称

音乐艺术感知提炼

序篇

音乐鉴赏基础

教材的“知识窗”栏目介绍了音乐要素和语言、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的功能3组基本概念。结合聆听中外5首经典声乐、器乐曲例,感受作品的音乐情绪,分析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课后的“探究与实践”-1体会音乐不同的表演形式;-2体会音乐的要素对音乐形象的塑造作用;-3体会调式调性的色彩对比,等等都是在引领我们增强音乐的感知力。

中国民歌

教材的单元“首页”阐述了民歌的定义、中国民歌的三个特征;“知识窗”介绍了中国民歌的分类;结合“相关链接”的陕北民歌、江苏民歌、云南民歌、西北民歌、藏族民歌、蒙古族民歌、维吾尔族民歌的特点介绍,赏析7首中国民歌;“名家介绍”中“民歌之王”王洛宾的生平简历和代表作品的介绍;“探究与实践”-2民歌搜集,-3对江苏民歌和西北民歌风格特征的对比。

外国民歌

首页阐述了世界各地社会生活对民歌的影响;3首典型的外国民歌的表现形式、要素和手段;知识窗”介绍了声乐器乐声部知识。

中国艺术歌曲

首页阐述了艺术歌曲的定义、特点,中国艺术歌曲发展概况;结合“相关链接”对中国近代、建国初期、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情况进行阐述,对7首中国不同时期艺术歌曲赏析;“知识窗”介绍了中国音乐特有的五声调式;“名家介绍”中黄自、聂耳、施光南的生平简历和代表作品的介绍;“探究与实践”-2-3不同形式艺术歌曲对比,-4对《黄河大合唱》的音乐形式、内容、情绪的分析。

外国艺术歌曲

首页阐述了外国艺术歌曲的发展简况;“知识窗”介绍了分节歌;结合“名家介绍”中舒伯特、古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门德尔松、德沃夏克的生平简历和代表作品的介绍,赏析不同时期乐派的5首代表艺术歌曲;“探究与实践”1-3感受不同艺术歌曲的形式、伴奏魅力、内容,4对比不同作曲家的风格流派。

中国民族器乐

首页阐述了中国乐器和器乐文化发展简况;“知识窗”介绍了埙、管、二胡、古琴、琵琶等中国民族乐器;“相关链接”介绍了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分组、减字谱、重奏曲、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结合聆听11首民族器乐曲,补充独奏曲、合奏曲、吹打音乐等知识介绍;“名家介绍”介绍了华彦钧的生平简历和代表作品;“探究与实践”-2分辨不同的乐曲种类。

外国器乐

首页阐述了外国器乐文化发展简况;“知识窗”介绍了钢琴、单簧管等西洋乐器;“相关链接”介绍了西洋管弦乐队的分组及特点、乐队排列座次、室内乐、弦乐四重奏、圆舞曲、进行曲、组曲、交响曲;结合“名家介绍”对肖邦、柴可夫斯基、小约翰·施特劳斯、老约翰·施特劳斯、斯美塔那、圣-桑、贝多芬等7位音乐家的生平简历和代表作品介绍,聆听赏析9首外国器乐曲;“探究与实践”-1对比不同乐器的表现特点。

中国戏曲与曲艺

首页阐述了中国戏曲、曲艺定义和发展概况;“知识窗”介绍了戏剧分类、行当;结合“相关链接”介绍了昆曲、京剧、评剧、越剧、豫剧、黄梅戏、京韵大鼓、苏州弹词以及戏曲的“四功五法”,聆听赏析8首中国戏曲和曲艺名段;“名家介绍”对梅兰芳、常香玉等2位名家的生平简历和代表作品介绍;“探究与实践”-1认识名段剧种。

中国歌剧

首页介绍了中国歌剧发展简况;“知识窗”介绍了戏剧分类、行当;结合“相关链接”介绍了歌剧定义、歌剧的组成、声部划分,聆听赏析4首中国歌剧选段;“名家介绍”对贺敬之、印青等2位名家的生平简历和代表作品介绍;“探究与实践”-1学唱中国歌剧,体会与流行音乐的异同。

外国歌剧与音乐剧

首页介绍了外国歌剧与音乐剧发展简况;聆听赏析4首外国歌剧与音乐剧名段;“名家介绍”对普契尼、威尔第等2位名家的生平简历和代表作品介绍;“探究与实践”-1学唱音乐剧《猫》主题曲,-2对照赏析音乐剧和文学小说,-3对比咏叹调、宣叙调异同。

流行歌曲

首页介绍了流行歌曲的概念及特点;聆听赏析4首中外经典流行歌曲;“探究与实践”-1对比体验流行歌曲的不同表现形式,-2搜集整理校园歌曲,-3学唱流行歌曲。

十一

舞蹈音乐

首页介绍了舞蹈与音乐的关系;“知识窗”介绍了舞剧音乐;“相关链接”介绍了歌舞音乐特点、几种不同类型的舞曲;聆听赏析2首中国舞蹈音乐。

(待续)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内容: